一人有一個夢想 現代養珠人、首飾設計&機械發明家

說了便算的夢想,永遠都只是一個夢,但如果你認真地把它當作「一回事」,才有機會是成功故事的開始,分別只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去實現這個難以捉摸的的想法。

  在 2005 年的首個星期一,就讓我們看看「現代養珠人」葉定民,如何由相信身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必能出產珍珠的夢想開始,以門外漢身份,成立珍珠養殖場。再看看從事珠寶設計及機械發明的蔡東濠,如何堅持把小時候學修理汽車的夢想,運用到珠寶鑲嵌及設計上。

  你的夢想又是甚麼?不如由今天開始實現它吧!

˙葉定民

260 萬養出「東方之珠」

  曾經當過海員、又喜愛潛水及釣魚的葉定民,2000 年買下馬料水對開、老虎笏內的一個漁排,作為閒時私人潛泳及釣魚之用。01 年,魚量減少,在無魚可釣的情況下,與三五知己潛游漁排下的海床,赫然發現附近水底,竟有不少馬氏貝:「初時拿上來吃,後來已吃到不想吃。一天忽然想到,有貝殼生長即是可以養珠珍。」

  香港又名「東方之珠」,但只有珍珠貿易,沒珍珠出產。葉定民希望自己能養殖珍珠,令香港成為真正的「東方之珠」。他開始四出查詢,從附近老漁民口中得知,原來老虎笏在幾十年前真的有過珍珠養殖場,但漁民當時只是打工,不知珍珠養殖法。葉定民又到附近的嘉道理養殖場及港大查詢,亦沒結果:「我惟有自己試,等那些貝殼開口時,便快手放大堆沙下去,以為放多點沙機會多一點,結果沙很快被吐出來。」他又試過親身飛到日本取經,但不得要領,後來又去美國,同樣失敗而回,沒人肯教他。但他沒因而氣餒,回港後繼續嘗試,結果仍然失敗告終。

海南島取經圓夢

  最後,葉定民找到中大的海洋研究所,一名國家海洋研究所人員剛在那媢窶腄A透過此人介紹,葉定民到海南島的國家海洋研究所,接受該所所長的親自教授,終於學懂插珠技術:「原來道理很簡單,我學了幾天便懂了。不過,最重要是實習,易學難精。」回港後,他開始自己試,初時弄死不少貝殼,後來貝殼不死了,但又養不出珍珠來。

  2002 年,葉定民養的幾萬隻貝殼中,約有 18% 成功養殖出珍珠來,他開心得不得了,還特意前往海南島拿給所長看,所長發現當中有幾十粒的質量超越國家標準。葉定民驕人的成績打動了所長,願意親自來港視察:「他發現老虎笏附近一帶海域很適合養珍珠,單在老虎笏海灣,已可養約 3 千萬隻貝殼。」自此,葉定民決定投資更多,去年養了 10 萬隻馬氏貝及企鵝貝,出產全珠及半珠,今年收成率達 40%。

信心是必殺技

  短短 3 年,葉定民單靠一份堅持,投資了 260 多萬,雖暫未回本,但夢想總算初步達成:「初時不少朋友說我傻,甚至有漁民叫我不要倒錢入海,但我不信,為甚麼香港不能出產珍珠?政府近年投放了很多億元在海中,改善水質,為甚麼不可以在海洋中賺回一些?問題只是條例的限制及沒人敢試!」在不少人眼中,養珍珠實在很冒險:「問題在於你是否有信心,我相信一定得,只是初時未掌握相關技巧。」

  現時,葉定民邊在漁排養珍珠,邊發展休閒垂釣的生意,而講解如何養殖珍珠,是提供給遊人的節目之一:「將技巧傳給別人,令更多人養珍珠,香港的養珠業才得以發展,政府不會為我一個人而開放海灣養珠的。」葉定民還希望成立自己品牌的珍珠商品及專門店,讓外國人知道香港也有珍珠出產。目前他已做出少量珍珠首飾在漁排及美國 eBay 拍賣網上出售。由零開始,變成一個養珠人,葉定民卻不認為自己很成功:「成功感當然有,但日本的成功率是 70%,我只有 40%,當然未滿意。」

====================================

˙蔡東濠

發明首部首飾設計機械

  留有一頭長髮的蔡東濠,坦言首飾創作不是他最初的夢想:「自小已愛將家中的東西左拆右修,對機械工程甚有興趣,很想學習修理汽車。」可惜,中五成績未如人意,長輩又不同意他去學修車,最後他到李惠理工業學院夜校進修首飾設計,日間當首飾學徒,學鑲嵌、雕蠟、鑄模及電金多個工序:「當時一心只為搵食,覺得只懂設計不夠全面,若由創作至鑲嵌全套學懂,既不用看鑲嵌師傅臉色,亦知道自己的設計是否能鑲成實物。」不過,他沒有放棄學修車的夢想,仍然擠出時間到朋友的車房學習。

  漸漸,蔡東濠對首飾設計產生興趣:「在班上的成績不俗,愈來愈有信心,老師曾將我的設計圖成功賣出。學了半年鑲嵌,已接到定單回家做,發現首飾設計這行很適合自己愛挑戰的性格。」89 年畢業後,他開設東方珠寶製作,承接鑲嵌及設計工作。92年開班授徒。由於學生大多是業內人士,不少又變成他的顧客。之後他在深圳成立首飾工場,近年又與學生合作,推出 seve 品牌。首飾製作成為他的「新夢想」及終身職業,而最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修車上學來的機械知識,竟可運用到首飾設計及鑲嵌上。

創作助手「坦克一號」

  他曾經設計出可分別向反方向移動的戒指,新舊夢想的混合,啟發他發明有助首飾製造的機械「坦克一號」。「坦克一號」具立體掃描、雕刻、切削及電腦數控多個功能,可處理金、銀、木、玉石、蠟、金屬及貝殼等多種物質,並可回收金及銀等貴金屬。在今年工業獎中,發明更獲「機械與設備」組別優異證書:「機械的原理及概念,來自汽車有關的機械原理,也是用馬達帶動,目的是令首飾計設有更大的突破。」蔡東濠雖擁有 40 多人的首飾加工場,但每個師傅的手藝不同,很難控制成品質素,便想到利用自己在機械上的知識,研發新機器幫助生產:「7、8年前已有這想法,去年才研製成功。」由於研發時用了不少資金,蔡東濠已開始少量生產「坦克一號」,賣給行家,同時進行第二代研發,預計明年中完成。

  不過,蔡東濠強調,他不會變成一個全職的機器發明家:「我的本行始終是首飾製造,發明機械只為方便製作,實現我的設計,以前人手做不到的工序,也可借助機器實現。」

  提到夢想成真,蔡東濠笑言:「方向走對了,但路還很長,而且創作人的夢想是無窮無盡、一生一世的。」他希望,將來能成立一間提供「一條龍」服務的企業,有自己品牌的店舖、教育學院及機器研發中心:「能夠獨立生存,由設計、生產及售賣也可自理,就如外國的獨立製作室一樣。」不過,現時他面對最大的困難,是資金不足,又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而創作、發明、教學等工作令他忙得團團轉:「有時想到一些新點子,便不想停下來,曾試過連續 5 天沒睡覺,也試過坐下等吃飯時睡茪F,乘地鐵站荇氻]睡了,甚至駕車時也睡荂A汽車自行衝上石壆。」

 

港養珠場 歷經50年興衰

早在1950年代,本港大埔水域全盛時期曾有4個人工珍珠養殖場同時經營,分佈在老虎笏J枝莊、鳳凰笏、吉澳等地方。珠寶商周大福及商人馮秉芬是其中兩名老闆,當年兩人的養殖場辦公室及員工宿舍便是設在老虎笏,舊址正好在現今葉定民的養殖場附近,見證香港珍珠業的興衰交替。

大規模開山劈石 養殖場式微

1960年代初,政府開始興建船灣淡水湖,大規模開山劈石的工程導致大埔水質惡化,加上颱風溫黛亦摧了部分養珠場的設施,珍珠養殖收成受影響。加上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環境水質被進一步污染,珍珠養殖業終告式微,養殖技術一度在香港失傳。

船灣淡水湖工程完成,加上吐露港排污設施發揮作用,本港工業又逐漸北移,令近年大埔水域水質大為改善。由於老虎笏水溫適中,吸引大量有利培育珍珠的貝類及貝苗繁殖,珍珠養殖業再度興起。

大埔水質改善 珍珠乍現

葉定民3年前在老虎笏海灣潛水,發現海底佈滿珍珠貝,但香港卻無人懂養殖技術,於是他四出尋訪,到美國、日本求學養珠術,幾經轉折終在海南島國家海洋研究所學會人工珍珠養殖法,發展今天的養殖場。

 

船灣淡水湖 尋找東方之珠

古代傳說中,珍珠是神的眼淚、泉水的結晶。

現代窗中,珍珠已變成愛美人士的飾物、財富的象徵。

在這個面積744平方米、位於大埔海域一隅的魚排下,養殖了10萬隻珍珠貝蚌,讓人回歸自然,親手體驗在貝殼尋找、甚至擠出一顆明珠的喜悅。明報記者伍詠詩 「聽到香港可以養珍珠,我都很surprise(驚奇)。今日找到珍珠真的很開心,準備連肉帶殼帶走給親友看。」劉先生拿還在滴水的貝殼興地說。劉與妻子及女兒隨團參觀老虎笏珍珠養殖場,結果抽到一隻有珍珠的貝殼,一家人儼如中獎,笑逐顏開。

珍珠養殖場成旅遊點

珍珠養殖場主人葉定民去年冬天將10萬隻已插核的貝殼放到魚排下,要待9個月後才能有收成,期間養殖場成為綠色旅遊點,周日和周末都吸引不少參觀者來看看「真珠」,認識珍珠的由來。

除了珍珠外,參觀者還可摸摸海馬、雞泡魚,坐上快艇到魚塘「起網收成」,數數「自投羅網」的蝦兵蟹將。養殖場又申領了釣魚牌,遊客興之所至便可隨時垂釣。

50 年代已有養殖場

養殖場可謂「自成一角」,位於船灣淡水湖旁邊的一個小海灣老虎笏,是著名的養珍珠海H。在1950年代船灣淡水湖興建前,曾有4間公司領有執照在該水域養珍珠,但因水塘的興建令水質變差,加上香港工業起飛令環境進一步污染,4間珍珠養殖場收成大減,先後結業(見另稿)

養殖場主人葉定民說,香港水質近年大大改善,城門河污水亦不再排出吐露港,污水經處理才排出,令吐露港水質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第一次正式收成時,4萬隻已插核的貝蚌,其中1萬多隻成功培植出珍珠,而且經內地珠寶鑑定後,有一半達AA級頂級水準,其中60顆更是超頂級。現時養殖場培植了10萬隻貝蚌,主要為馬氏貝,亦有小部分企鵝珍珠貝。

水質佳 培植出 超頂級珍珠

海產貝類中,約有20種能生產出優良珍珠,淡水蚌類則約有10種。葉希望政府可減少關卡,讓他在老虎笏擴充養殖場,除可充分利用該處優良水質外,亦可締造更多低技術的就業機會。

人工珍珠養殖四步驟

珍珠的形成主要由於異物如沙粒等進入貝蚌體內,刺激出分泌將異物包圍。人工培植珍珠,便是以人手將一顆圓珠核放入貝蚌體中,再於缺口貼上一塊貝肉外套膜的活躍細胞,用以刺激分泌。約9 個月後,一顆亮麗的珍珠便會形成。

1

把貝殼開,在近觸鬚位置切開缺口,放入一顆用貝殼物質人工做成的珠核,由於不能弄傷貝肉,只能在隙縫中伸入工具進行

2

犧牲一隻貝蚌,取其外套膜(裙邊)中間最活躍的組織,切成小切片放入缺口中,刺激貝蚌分泌,每隻貝蚌可切4060

3

將貝蚌放回海中,其間會有珊瑚依附貝殼生長「爭食」,每兩星期便要用刀清潔貝殼一次。部分貝蚌會排斥珠核,部分會中途死去

4

9 個月後,從貝蚌取回成形的珍珠

 

 

香港「東方之珠」可望 重生。本港珍珠養殖業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後便式微,有團體希 望重振養珠業,可提供逾千個低學歷職位,拉動本土經濟。

「本土文化再造」昨天舉辦「東方之珠重生,拉動本土經濟」記者會,該會主席林文輝表示,培殖珍珠所涉及的工種繁多,當中包括低技術、勞工密集的採珠、洗貝等工作,適合因經濟轉型而失業的低學歷中年人士。除此之外,在創意設計、品質鑑證及市場營銷推廣方面亦可吸納大批年輕人。他續稱,若以三千萬隻珍珠貝出產來計算,單是養殖珍珠的工序,已可提供一千多個低技術的職位,再加上其他與珍珠行業有直接與間接關係的行業,聘請工人的數量相信會相當可觀,因此珍珠業將對促進就業有很大的幫助。

水質改善利珠貝繁殖

他又透露,由於很多亞洲出產地目前都面臨水質污染問題,因而影響產量及質量,如盛產珍珠的日本因水質大受污染,已七年沒有珍珠出產,而內地海南島、山東、廣西等地亦同樣面對此問題。相反,香港政府近年注重環保並大力改善水質,以及本港近年工業北移,令本港各區水域的水質大為改善,再加上水溫適中,有利培殖珍珠的貝類及貝苗滋長,而現時大埔海老虎笏附近就發現有大量珍珠貝正在繁殖生長。

養殖場吸引內外遊客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代表劉啟明則指出,香港現時可吸引遊客的景點並不多,要想吸引更多遊客,實有必要開發其他旅遊景點,如果香港可開辦大型珍珠養殖場,可吸引大量遊客入場參觀,促進旅遊業,帶動香港經濟和就業。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坦言,在香港成立養珠場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才缺乏,由於香港的養珠業停止了幾十年,有些技術已不適用,而且大部分都已失傳,再加上香港本身又沒有培養有關珍珠鑑證的人才。因此,要重振本港的養珠業,首先就要培養專業人才。

唯一珍珠場在老虎笏

「船灣老虎笏香港珍珠養殖場」是香港目前唯一一所珍珠養殖場,負責人葉定民表示,珍珠用途廣泛,不但可製成飾物,更可入藥,主治失眠、鎮靜神經等,而珍珠貝外殼亦可打磨成粉末,製成護膚品。至於珍珠貝肉亦有食用及藥療價值,是高增值及高產值的海產。若以每顆珍珠成本價十元計算,而每年年產可達三千萬隻珍珠貝的話,成功採得的珍珠總值估計可達二億元。現時老虎笏養殖場只開放一個海灣,若四個海灣全部開放,總值可達八億元。

 

珍珠場出頂級貨 締億元商機 東主信香港創品牌 拒賣斷外商

寧靜的大埔海灣,他噗通一聲跳下水中,身邊伴有石九公和泥е魚,把頭探深一點,寶藍色的海底竟綻出耀眼的光芒,一顆顆珍珠自蚌貝吐出……本港唯一一位珍珠養殖者葉定民,在一次深海奇遇後,決心在大埔海灣開展了珍珠養殖場,出產的珍珠更被評為頂級貨。東方之珠重生,有團體建議大規模拓展養珠業,估計每年可為本港製造珍珠產值逾億元及創造一千個就業職位。

  自稱為「大埔海人」的葉定民,幾次有美國買家欲買下其位於大埔老虎笏的養珠場,但他都斷然拒絕。因為葉定民深信終有一天,香港會發展出自己的珍珠品牌,「我不肯賣!我們香港造的珍珠,幹嘛要賣斷給外人?」

  早在小孩時代,葉定民已把大埔每一個海灣都跑熟了,長大後他最愛在魚排垂釣潛水。一次在深入老虎笏海灣,竟發現了很多蚌貝,「我那時候不懂,只知蚌肉好吃。吃得多吃厭了,才知道原來蚌貝會產珍珠。」

  對珍珠所知無幾,葉定民道聽塗說,趁蚌貝開口之際,把沙撒入其中,以為必能叫蚌貝產珠,「這樣做當然不成!但我問過了漁護署、嘉道理農場,他們都不懂得養珠技術。」

海南島學藝 產60顆AA貨

  多番轉折,葉定民才自海南島珍珠研究所學懂養珠技術。02年3月,他首次放下了4萬隻蚌貝,年多後收成了1.2萬顆珍珠,其中更有60多顆被內地評為「超標」貨。「海南島那位所長看過了我的珍珠,表現很驚愕,他說猜想不到香港竟能養出這麼上乘的珍珠,那60幾粒甚至比AA貨更棒,令我好鼓舞!」

「珍珠賣不了 因沒有品牌」

  直至去年11月,葉定民第二次下蚌,並下了10萬隻。以每顆珍珠批發價10多元、每批蚌貝約四成可孕育成珠計,他應該可賺40多萬元。但由於本港產珠的只有他一人,數量太少,令「香港珍珠」不能成為氣候,甚難以商業手法推銷。

  「我的珍珠賣不了,因為沒有品牌,我目前只四周鼓勵人養珠。」葉定民估計,若當局開放老虎笏為珍珠場,海域可下放約3,000萬隻蚌貝,連珍珠、珠沬和蚌肉,每年約有2億元產值。

  本土文化再造主席林文輝表示,正約見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以及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商討在港推行養珠業的可行性,重建具本港特色的文化行業。

香港「東方之珠」的美譽,激起釣魚發燒友葉定民養殖珍珠念頭,把全副身家二百五十萬元放入魚排,經過三年的試驗,終於成功大量養殖出東方之「珠」。初見成果後,他計畫招攬合作夥伴在吐露港海灣養殖三千萬隻蚌苗,招聘千名低技術勞工,透過一條龍式的珍珠、副食品、旅遊以至養殖場賺取數以億元計的收益,冀能把港產珍珠打造為知名的香港品牌。

本港名人馮秉芬及周大福早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已曾在大埔水域進行人工養殖珍珠,後來因颱風摧毀有關設施,再加上興建船灣淡水湖令水質惡化,香港養珠業在七十年代式微,直至○一年才由葉定民在吐露港接近印洲塘的老虎笏魚排重生,而本港海域水質近年因工業北移,加上港府耗資八十二億元推行首期海港淨化計畫,也使到水質重新適合養殖珍珠。

成功養殖出東方之「珠」的葉定民說:「香港叫東方之珠,但係就冇珠,唔好以為鷅多利亞港,用激光射住鴭珠,就係東方之珠先得謘A諗起就覺得激氣。」

可出產AA級珍珠

本來日本養殖珍珠非常出名,由於近年水質污染,亦要到美國、馬來西亞等地投資養殖場,但葉定民的魚排從二○○一年開始嘗試養殖珍珠,去年收成的珍珠被國內評定為AA、A及B級,其中六十多粒珍珠更是超AA級,證實香港出產的珍珠質量不錯。

受到魚排面積限制,以他去年在魚排插入十萬隻蚌苗,以大概四成蚌苗養出珍珠計算,總共可生產四萬粒,每粒珍珠售價十元,另每粒蚌肉售價兩元,再加上每個蚌貝可製成珍珠末兩克,整體產值達到一百四十萬元。由於養殖成功激發葉定民的雄心,他已購入另一個魚排,面積加大後,今年會養殖一百萬隻蚌苗。

他說:「如果鰨灣度插到三千萬隻蚌苗,就有一千二百萬粒珍珠,如果每粒十元,都有一億二千萬元收入,再加埋蚌貝可以做珍珠貝肉、副食品,產值已達四億二千萬元,再搞埋旅遊,收入唔止呢個數字,仲會請一千個工人幫手。廖秀冬花}一大筆錢去搞淨化海港水質,依家一個海灣就可賺番一半。」

外商聞風來港視察

他透露,外國商界亦風聞香港已重新養出珍珠,稍後會來港視察水質及魚排的運作,可見外商也希望在港發展品牌,香港亦可乘勢推廣本身的品牌「東方之珠」。

葉定民現正與一個名為本土文化再造組織合力推動東方之「珠」重生,葉說:「要發大褶d當然唔能夠靠我一個人去做,要多方面配合先得,例如政府考慮批多瓥蔣ぉ捫n,而又有人肯投資儭隉A點會冇得做,球會愈滾愈大,人亦會愈請愈多。」

他表明已取得內地部門同意,員工可派往內地培訓養珠的技術,培訓期三個月,而內地有關的研究中心亦可考慮來港授課,故低技術的人士可以很快投入養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