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綠水青山托起魅力城市

6月5日,“聯合國優秀生態旅遊景區”授牌儀式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風景區被評為本次大會全球唯一“聯合國優秀生態旅遊景區”。這既是對廬山在生態保護方面所取得成績的肯定,同時也是對九江市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評價。境內擁有長江、廬山、鄱陽湖三大美景的江西省九江市,堅持保護開發並舉,投入利用並重,積極營造綠色城市,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子。

名江名山名湖提高城市品位

九江地處長江中下游、京九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匯處,是江西省唯一連江通海的港口城市。九江歷史上是全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在我國30個世界遺產中,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廬山以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去年2月,廬山又被聯合國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加上最近獲得的“聯合國優秀生態旅遊景區”,廬山成為中國唯一獲得三塊世界級金牌的景區。煙波浩淼的鄱陽湖經九江市的湖口進入長江。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目前亞洲最大且保護完好的濕地。九江市14個縣(市區)中有12個臨江濱湖。名江、名山、名湖既為榮膺“中國魅力城市”的九江提高了城市品位,更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潛力。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在發展沿江沿山沿湖經濟中,九江市注意珍惜和保護名江、名山、名湖的生態資源,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保護在先,開發其次,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998年洪災過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先後下撥資金19.2億元,對153公里長江岸堤進行了全面加高加固,抗洪能力明顯提高。鄱陽湖先後進行了四期治理工程,總計投資17.75億元,對湖區實施“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程,遷移人口45.5萬人,退田還湖97.73萬畝,使鄱陽湖的蓄洪能力得以恢複。九江市近5年投入資金1億多元,完成了中德合作長江防護林工程,在百余公里的長江岸線上構建了一道綠色的天然屏障。如今,長江、鄱陽湖區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6%。同時,長江、鄱陽湖嚴禁非法采砂,有效保護了河床和江堤安全。

江西省和九江市將廬山的生態保護列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工程來抓。以規劃為龍頭,實行分級分區保護管理,依法嚴格保護廬山的自然風貌。在核心景區內嚴格禁止與保護無關的各種工程建設。環山構建了百余公里的生物防火林帶。近幾年,廬山先後投資5000萬元實施“煤改電、油改電”工程,在全國首創了“無煙山”。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污水治理工程。推行垃圾袋裝管理化,收集率達100%。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九江市在招商引資中嚴把項目審批關,近兩年,全市引進內外資項目2300多個,所批的項目沒有一個對長江、鄱陽湖和廬山造成污染。生態資源保護擴大了鄱陽湖的水域面積,有效改善了長江、鄱陽湖的水質。在長江九江段和鄱陽湖多次監測發現的中華鱘、江豚數量佔長江流域的80%。鄱陽湖已成為珍禽候鳥的樂園和世界著名的候鳥保護區,據統計,去冬來此棲息的候鳥達120多萬羽,僅白鶴就達4000羽。

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經濟快速發展。九江已形成沿鄱陽湖以農業為主、沿長江以工商業為主、沿廬山以旅遊業為主的經濟格局。近幾年,海內外大批投資項目紛紛落戶九江,全市GDP和財政收入高位增長。去年,全年340萬農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7元,GDP和財政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5.8%和22.6%。